企业为什么要租电脑?

电脑租赁,除了租借到电脑本身的生产能力外,企业经营者们更应该看到长达6-24个月的资金缓释期,以及伴随租赁携带的IT咨询、售后维修、资产处置等服务。
同时,企业还可以灵活的进行设备的更新迭代。
1、其实没有可比性
从成本的角度来看,案例中的冲突是:
1800元/月 vs一次性支付28000元
乍一看,2.8万元占用资金流并不大,企业完全有能力承担,但这种对比方式可能有点想当然。
我们从实际情况考虑:
传统采购流程中,企业经营者和采购人员不会考虑没有正规来源的二手机器,因为设备成色和售后服务都没办法保证,安全性还存疑,因此1400元/台的采购价格非常理想化。
按正常采购渠道,价格会直接翻倍。
如果配置要求更高,机器数量也增加,采购的资金量级还会进一步提升。
所以针对大批量采购,两者其实是没有可比性的。
2、节省资金流的简单类比
我们理解月租金,其实很容易在生活中找到对标行为:分期付款。
之所以会选择信用分期,甚至愿意缴纳部分手续费,是因为在我们看来:
1、相比一次性支付成千上万元,每个月几百元的支出完全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,夸张点说相当于“不要钱”;
2、一次性的大额支出,需要时间来缓冲,资金的紧迫不仅会影响正常的社交活动,还可能面临不得不放弃喜欢的东西的窘境;
如果可以用很小的成本,为稀释这种风险买单,何乐而不为?
同样的,1800元在企业每个月的资金流水中,可能只是九牛一毛,毕竟规模100人的企业每个月水电费都不止1800元了。
而用1800元带来的生产能力,能使企业创造出更多的利润;被节省下来的那部分资金,也能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,转化成生产力或储备资金,促进企业良性发展。
3、“拥有”有时候是一种累赘
办公电脑作为企业生产工具,直接影响办公效率。其使用频率与使用强度,决定它更新换代的速度要快于个人设备。
正常情况下,随着系统升级,软件迭代,办公人员的技能进步,加上机器损耗,快的1-3年,慢的4-5年就需要更换。
也就是说,企业最迟每5年面临一次资产盘点与处置。
有数据显示,目前中国5000万家的中小企业平均存活时间只有2.9年,这意味着很多中小企业几乎都撑不到硬件被淘汰。
而进行过资产处理的企业经营者,都能体会资产盘点时的那种心痛:想过残值低,但没想到这么低。10%-30%,不能再多了!
在硬件投入上,企业经营者应该有一个“轻”概念。
选择租赁,就多了一条降本增效的途径。
好啦,就先说到这里,至于租赁的具体案例和好处,我们下期再讲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